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自由和好奇 看似無用實有大用
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2-27 作者:王人平 來源:中國教育報

曾在博物館見到一幕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場景:見到墻上的唐詩,一位媽媽連忙拿起手機,邊拍照邊對自己的兩個孩子說:“假期這幾天一定要把這幾首詩背下來?!贝笠稽c兒的女兒連忙跑過去伸出雙臂,用身體擋住詩句不讓媽媽拍照,接著妹妹也跑過去幫著姐姐一起擋。媽媽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帶著孩子到博物館參觀,足以說明媽媽自身是有一定文化素養(yǎng)的,也肯定是非常愛孩子的,但好的動機未必能帶來好的結果,甚至可能適得其反。


寒假剛剛結束,相信有不少父母在假期帶著孩子出去旅行了,這是很好的讓孩子增長見識、拓展視野的機會。而其中總有一些父母會在行程中不停地提醒和叮囑孩子,要把當天看到的、聽到的、感受到的東西記下來,假期結束還要以此為素材寫作文云云。父母的出發(fā)點是好的,但這樣的要求很容易讓孩子產(chǎn)生抵觸情緒。


假期本來就是與平時的學習生活不同的節(jié)奏和生命狀態(tài),孩子需要這樣一段相對放松和自在的緩沖期,釋放過往階段學業(yè)和生活上的壓力,而我們大人卻人為地把假期旅行變成了孩子的另一種作業(yè)和學習的延伸,仿佛要讓每分每秒都“有用”,都能與學習產(chǎn)生關聯(lián),結果導致孩子的壓力不減反增,既失去了一家人旅行的樂趣,又容易讓孩子產(chǎn)生厭學情緒。


其實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更好的方法來激發(fā)孩子內(nèi)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。比如希望孩子記住唐詩,可以通過體驗詩的韻律、介紹詩的背景、模擬詩的場景等多種途徑激發(fā)孩子的興趣,而不是強行要求孩子死記硬背。又比如帶孩子出去旅行或逛博物館,如果家長自己沒有精力或能力做一些知識上的儲備,可以讓孩子跟著講解員或導游聽他們介紹,說不定某段歷史、某個故事就能引起孩子的興趣,激發(fā)孩子繼續(xù)了解的欲望。如果孩子對別人的講解也不感興趣,那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看去感受,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和探索。


孩子的視角往往和大人不一樣,但他們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局部或興趣點,有智慧的父母會尊重他們的真實感受,看到他們行為背后的真實動機和需求,并給予積極及時的回應。反過來欲速則不達,如果過于功利地去強迫孩子,在旅行或玩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去“學習”,從眼下看也許是有收獲,但卻因此讓孩子開始討厭旅游或開始討厭博物館,甚至討厭和父母一起出行,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。


讓孩子活得像個孩子,讓他自然地生長,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快樂的童年,是父母的責任所在,也會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礎。不要想著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必須“有用”,真正的學習恰恰產(chǎn)生于自由、好奇和閑暇之中。古希臘語中“學?!币辉~的詞根即是“閑暇”,要允許孩子做一些看似無用的、無目的的事情。孩子小時候所做的事情,就如同在不斷地尋找珠子,也許幾粒珠子看不出價值來,但有一天當積累到一定程度,他會找到一根線把所有的珠子穿起來,那時候這串珠子的價值也許就是無價的。無用之用,方為大用!(作者系兒童教育學者)
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2年02月27日第4版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關閱讀

最新發(fā)布
熱門標簽
點擊排行
熱點推薦
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mbbag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58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