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“我的父母為什么如此掃興”成為熱議話題。攢下零花錢給媽媽送上一束花,卻被指責“不實用,浪費錢,快退掉”;努力考到第二名,父母一句“你怎么沒考第一”,喜悅瞬間消失;和家人分享國慶旅行經(jīng)歷,爸爸回復:“你假期怎么不回來相親?”
這個話題在網(wǎng)上引發(fā)了不少年輕人的共鳴。網(wǎng)友所列舉的關于“父母愛掃興”的種種表現(xiàn),在現(xiàn)實中的確很有代表性。并且,部分父母的這種“掃興”,很可能貫穿于子女的童年與成年。他們主動吐槽這種表現(xiàn),也不應該被簡單地視為“矯情”。應該看到,一些孩子甚至成年人,都曾經(jīng)或正在因這種“掃興”而受到困擾乃至傷害。但是,對這個問題,還是需要一分為二來看待,改變“父母總愛掃興”的局面,需要父母和子女的雙向互動。
首先應該承認,“父母愛掃興”的出現(xiàn),背后有多種復雜因素。比如,一些父母習慣了對孩子的嚴厲要求,擔心孩子在取得一些成績時就“飄”,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往往會表現(xiàn)出一種“打壓”的面孔。此外,很多中國父母在情感表達上都比較含蓄,而孩子一般都渴望得到鼓勵和夸獎,這種矛盾下所產(chǎn)生的情感落差,也自然會加劇“掃興”之感。而在孩子成年后,面對子女的一些情感表達,部分父母也會表現(xiàn)得“掃興”,這背后可能又與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價值觀差異有關。典型的如子女希望給予父母更好的生活,但不少父母卻往往會條件反射般予以“回絕”,這背后其實不是為了讓孩子“掃興”,而是他們之間在生活方式、消費觀念等方面,存在著真實的代溝。
因此,關于“爸媽愛掃興”,不能一味地認為是父母不近人情,很多場景還需要區(qū)別開來看待。比如,近年來的育兒教育理念,越來越倡導正面管教、賞識教育,這其實就區(qū)別于一些父母對于孩子的“否定教育”乃至“打壓教育”方式。這方面,不少父母確實需要學習,應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更多的鼓勵,積極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,而不能將自己從小所接受的某種教育方式,再次復制到孩子的身上。
當然,成年子女,面對父母對自己的“掃興”,也可以主動多一些溝通和改變。比如,在給予父母驚喜時,不妨提前嘗試了解父母的真實想法,多思考自己給父母的是他們真正想要的,還是“我們覺得他們需要的”。另外,在與父母的相處過程中,學會保持必要的邊界感,對于減少父母帶來的“掃興”,也非常重要。如果子女成年后一方面還依然習慣過度依賴父母,另一方面卻又將父母的種種“意見”視為“掃興”,這顯然是一種矛盾。要知道,當子女能夠在父母面前展示真正的獨立和主見時,父母的“掃興”也自然會有所收斂。因為很多時候,父母表現(xiàn)出來的“掃興”,說到底還是對于子女的“不放心”。那么,要改變這種狀況,就不能完全依靠父母的“覺醒”,子女也掌握著主動權。
其實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由于生活經(jīng)歷、成長背景、所接受的教育等多方面差異,父母與子女之間難免會產(chǎn)生代溝乃至矛盾,這其實很正常,它們也多會隨著時間而逐步趨于緩和。因此,不必過于夸大“父母愛掃興”。但作為一種被熱議的現(xiàn)象,它確實應該給我們的家庭教育、親子關系、情感表達等帶來一些觸動和啟示。對此,不管是父母還是成年的子女,都不妨有一些自我反思和改進,以實現(xiàn)雙向奔赴、共同成長。
(作者系媒體評論員)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3年10月12日第2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mbbag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