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老師,你的作業(yè)有效嗎?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4-12 作者:樊小園 管建剛 來源:中國教育新聞網-《人民教育》雜志

不是所有“量”的積累,都會發(fā)生“質”的變化。比作業(yè)的“量”更要緊的,是作業(yè)的“質”,即作業(yè)的有效性。

一、有效作業(yè)的五個特征

1. 要馬上應用

我們的家常課改革,每一節(jié)課都有一張任務單。任務單上有四項任務,任務一和任務三是“讀(背)”,任務二和任務四是“寫”。任務一的“讀(背)”與任務二的“寫”是一對拍檔,任務一“讀(背)”后,任務二“馬上應用”。任務三與任務四也是如此。學習金字塔表明,以聽講為主的教學,兩周后的知識保留率只有5%;“馬上應用”的教學,兩周后的知識保留率高達90%?!榜R上應用”的關鍵詞不是“應用”,而是“馬上”,立即、立刻、趕快,當堂學、當堂習,“學”和“習”本身就是最佳拍檔。有了任務二、任務四的“馬上應用”,任務一和任務三的“讀(背)”學生會專注、投入。沒有“馬上應用”,愛讀不讀、濫竽充數就會屢禁不止。“學”了馬上要“習”,語文課上所學的,耳朵聽了泉水叮咚的音樂課,眼睛看了五顏六色的美術課,四肢經歷了汗流浹背的體育課,回家再“應用”,學生說,老師講了,可我忘了。

2. 要真實情景

甲是定點投籃的高手,投100個進100個,甲算不算籃球高手?不算。真實的打球在運動、對抗、合作中進行。有效訓練要跟真實情景一致,訓練和實戰(zhàn)才能融為一體。考試有兩大特點,一是限時,規(guī)定時間內沒有完成,算錯;二是獨立,作弊、違反考場紀律,算零分。很多課堂,讀一讀、問一問、答一答、議一議,少有當堂作業(yè),作業(yè)都要回家去寫,“限時”無從說起,“獨立”無法保障。作業(yè)寫了不少,效果連差強人意都談不上。投入大、產出少的背后是作業(yè)訓練跟考試情景的不一致。家常課改革,把70%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讀、背、寫,每一節(jié)課學生都有15分鐘的讀背時間、15分鐘的作業(yè)時間。所有學生在教室里、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完成作業(yè)。作業(yè)時有鬧鐘,鈴響即停筆,沒做完算錯,作業(yè)跟考試情景一致,作業(yè)的信度得到保證,作業(yè)的效率得到訓練。

3. 要教練在場

體育鍛煉沒有教練,那叫玩玩。教練在場,玩也可以成為訓練,玩中的合作精神、協(xié)作能力、默契度都是賽場上的重要能力。學生的作業(yè)不在課上完成,不是成了沒有老師在場的課后作業(yè),就是成了沒有老師在場的回家作業(yè)——這,不只是加重了學生的課業(yè)負擔,也加重了家長的負擔。不少家長沒有教練意識、沒有教練能力,結果跟孩子鬧掰了,這樣的“教練”只能起負面作用。課堂不只是學生聽講的場所,更是學生訓練的場所,所有的能力最終都是學生自己“練”出來的。讀熟課文、背出片段、抄寫默寫、課后習題、配套練習冊,都在課上、老師在場的情況下完成,遇到障礙學生可以隨時請教,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給予必要的幫助,這個幫助就是及時雨,就是“點撥”。

4. 要同伴相隨

一群人訓練,心情、效果、持久性都比獨自一人好。讀熟課文、背誦片段、抄寫默寫、課后習題、配套練習冊,學生都回家一個人默默完成,沒有“學習伙伴”的“一個人”的練習,大大增加了作業(yè)的枯燥和乏味。學生最討厭課間補作業(yè),別的同學都在走廊玩呀;學生最討厭體育課補作業(yè),別的同學都在操場玩呀;學生最討厭放學后去老師辦公室補作業(yè),辦公室只有他一個學生呀。學生最憤憤不平的是放學回到家,爸爸不工作了,媽媽不工作了,他還要一個人繼續(xù)做作業(yè)。我們的家常課改革,任務一、任務三完成“讀(背)”,任務二、任務四完成“寫”(習題、寫話),同學們一起朗讀、一起背誦、一起抄寫、一起默寫、一起練習、一起動嘴、一起動筆。左邊的伙伴奮筆疾書,右邊的伙伴奮筆疾書,自己也奮筆疾書。忙里偷閑看一眼伙伴,伙伴心領神會地回一眼,會心一笑沖走了練習的疲乏。學習共同體是幸福的,作業(yè)共同體也是幸福的,這是同伴的力量。

5. 要激勵在場

要重新認識錯題的價值。對的只是復習和鞏固,錯的才是提升和發(fā)展。錯題,訓練學生“跳一跳、摘果子”的絕好時機。訓練的困境在于,后進生一看難題,干脆不跳了;中等生一看難題,試著跳了一下,沒過,不跳了;優(yōu)等生一看難題,一二不過三,三次后也不跳了。遇到難題愈戰(zhàn)愈勇的,傳說中的學霸。普通學生遇到難題,老師最應做的是激勵,激勵后進生跳一兩下,激勵中等生跳三四下,激勵優(yōu)等生像學霸那樣愈戰(zhàn)愈勇。老師最不應做的是告訴答案。老師的專業(yè)本領不是幫學生跳過去,而是讓學生鼓起勇氣跳第三次、第四次、第十次。練習肯定伴隨疲倦和辛苦。長跑的后續(xù)階段,每隔20米都有啦啦隊喊加油,選手往往能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。我們的家常課改革,剛需的作業(yè)都在課上完成,激勵來自老師和伙伴。伙伴間的激勵可以是看得見的,也可能是看不見的;伙伴間的激勵可以是自發(fā)的,也可能是老師“挑撥”的。作業(yè)都帶回家里,沒有老師,沒有伙伴,卻一定有不靠譜的家長。不靠譜的家長非但不激勵,還埋怨孩子,埋怨老師,埋怨教育,唯獨不埋怨自己。如此作業(yè),效能幾何?

二、有效作業(yè)的一大誤區(qū)

誤區(qū)的名字叫“當堂講評”。及時反饋是有效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,然而“及時反饋”不等于“當堂講評”。還沒有經過認真全面批改作業(yè)的“當堂講評”,害處多多。

1.失去了二次起跳的機會

當堂講評,學生會急急忙忙對答案、改答案。大量中后等學生差錯多,急匆匆擦去錯的答案,急匆匆寫上正確的答案,手忙腳亂,既沒時間思考,也沒心思細聽分析。一段時間后,學生還會發(fā)現偷懶的秘密:作業(yè)本上寫一個不一定對的答案,還不如留空不寫,等老師當堂講評說了正確答案后直接抄上,又快又省心,本子還干凈。學生不知道寫上了那個不一定正確但經過自己動腦的答案,那叫思考。看得見的答案是錯了,看不見的思考力卻得到了有效訓練。當堂講評,學生的錯題輕易得到了一個又一個正確的答案,卻失去了第二次、第三次獨立起跳“摘果子”的機會,那個正確答案僅僅是寫在本子上的“正確”。作業(yè)都是對的,考試都是錯的,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早在“當堂講評”就已埋下了逃不了的苦果。

2.妨礙了下一任務

當堂講評,錯得多的中后等生,完全消化老師講評分析的可能性很小;越不能消化越要馬上寫下正確答案,不然到下課就再也想不起來了。不要以為老師強調了一兩遍學生就記住了,“這道題我講過多少遍了”的事兒多著呢。當堂講評告一段落,進入下一個學習任務了,沒來得及完成訂正的學生哪有心思?他們見縫插針地訂正,想方設法地訂正,心思都在跟老師捉迷藏上,老師轉身寫板書,可以抓緊訂正;老師聽同學讀課文,裝模作樣豎起書本,在書本的掩護下訂正。下一任務的學習等同于一陣耳旁風。

3.浪費了優(yōu)生時間

這道題三分之一的學生錯了,那道題三分之二的學生錯了,老師講評這道題,錯的三分之一受益了,對的三分之二無所事事;老師講評那道題,錯的三分之二受益了,對的三分之一無事可干。當堂講評,大多數老師只能非常粗略地了解作業(yè)情況,很難抓住要害;抓住了要害,又難四兩撥千斤。于是“當堂講評”成了“全面講評”“煩瑣講評”,“陪聽”和“被聽”的學生更多了。優(yōu)等生錯了1道題,老師當堂講評了9道題,8道題的講評時間他們都成了“陪聽”。

4. 得不到真實反饋

當堂講評后的作業(yè),批起來很省力,一路紅對勾,卻是地地道道的“虛假繁榮”。當堂講評前,老師看到的作業(yè)只是一小部分,屬于不完全統(tǒng)計。學生交上來的可以完全統(tǒng)計的作業(yè),又是改過的,作業(yè)批改無法準確把握學情,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調整也就無從談起。學生完成試卷,老師當堂講評,講評后再批改試卷、打成績。如此考試,不是瘋了就是狂了?!罢鎸崱北取凹皶r”更重要。當堂講評的“及時”是以犧牲“真實”為代價的。我們的家常課改革,采用了16字方針:當堂完成,當天批改,當天講評,當天訂正。

三、有效作業(yè)的三個“必須”

忽視“最后1公里”,前面99公里有可能白走。有效作業(yè)的“最后1公里”,叫批改、講評和訂正。

1.必須先批改后講評

一般情況下,教師來不及批改說明作業(yè)量偏多了。教師的時間都不夠了,學生的時間100%也不夠,于是睡眠時間、活動時間、閑暇時間被占了。如上午第一節(jié)課一定要講評,早上可以請小助手一起批改。小助手只限于批客觀題,主觀題必須由教師批。批改要分類:這一沓作業(yè)是全對的,那一沓作業(yè)字跡干凈;這一沓作業(yè)錯誤比較多,那一沓作業(yè)有缺漏;這一沓作業(yè)解題有新思路,那一沓作業(yè)答題有進步……批改作業(yè)要收集各種信息,后面的講評才有料、有干貨。從第一題講到最后一題的講評最浪費時間,收效也最低。

2.必須確保講評時間

作業(yè)天天有,課程表卻從沒有“講評作業(yè)”一欄。講評時間都要老師自己找。有的老師找了,有的老師沒找;有的老師找了充足的講評時間,有的老師每次講評都很倉促。作業(yè)講評的有效性,決定了“最后1公里”的有效性。沒有講評或無效講評,訂正你抄我、我抄你,辛苦做的作業(yè),除了收獲辛苦,別的也得不到什么。有經驗的老師會根據自己的課務、值班、托班情況,整理好周一至周五的作業(yè)講評時間,他們所帶班級的作業(yè)量不比別的班多,考試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。

3.必須在老師眼皮底下訂正

有的老師匆匆講評后,丟下一句“訂正好了來辦公室批”,走了。如此訂正,10個中后等學生有8個不是獨立完成的。不獨立訂正作業(yè)的學生,也絕不會好好聽老師的作業(yè)講評。獨立訂正作業(yè)的習慣是“管”出來的,“盯”出來的,而不是“說”出來的。講評后,學生要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像課堂作業(yè)那樣獨立完成訂正,作業(yè)的“最后1公里”才算到了家門口。講評、訂正需要的時間哪里來?要學會時間安排,又要有巧方法。如學生作業(yè)一交上來,教師立馬黑板上貼出答案,學生有空即可自行校對、自行反省。講評只是針對個別題目,從而省出時間給學生獨立訂正。

一班的作業(yè)二班做了、三班做了、四班也做了,為什么一班的成績就是好?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一班的“最后1公里”到位了。這個到位了,成效絕不只有“1公里”?!翱荚嚦煽兒靡稽c,回家作業(yè)少一點”,是我們的家常課改革的樸素追求。我們已經發(fā)現了,“有效作業(yè)”是實現這一樸素追求的有效路徑。

(樊小園 管建剛 作者單位均系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長安實驗小學)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關閱讀

最新發(fā)布
熱門標簽
點擊排行
熱點推薦
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mbbag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